杨丽娜

2025年04月11日 16:49  点击:[]


杨丽娜副教授,博士,博/硕士生导师

邮箱:lnyang@gxu.edu.cn

研究方向: 人工智能、智慧农业、高光谱图像识别

已所属区级或者校级平台名称: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


个人简介:

2005年在石家庄铁道学院(现名:石家庄铁道大学)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,2011年在马来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,2015年在澳门大学(境外)获得软件工程专业哲学博士学位,2016年在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。目前兼任广西大学科研院综合处副处长;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博/硕士导师、副教授;广西人工智能学会生物医学信息学专委会委员;SCI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》客座编辑;SCI期刊《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》等期刊审稿人;国际学术会议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》等会议分会主席;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60多篇(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共计30篇);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/省部级课题15项,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目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1项、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项、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;获2018年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以及2017年第三届IEEE国际控制论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。


科研成果:

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农业信息技术的交叉研究,聚焦智能算法在农业病害预警、高光谱遥感解析及作物基因组分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。在农业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、高光谱成像与深度学习融合算法、作物表型智能解析等方向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。揭示了多尺度空-谱特征动态融合机理,建立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协同注意力计算模型;创新性提出基于轻量化网络架构的作物生长状态实时检测方法,突破了复杂农田环境下作物表型精准识别的技术瓶颈;构建了融合系统生物学与深度学习的多维基因组数据分析框架,为作物性状预测提供了新范式。相关成果为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开发提供了核心算法支撑,有效提升了农业病害预警的时效性和作物管理的精准化水平。在Pattern Recognition、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、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。


科研项目(请按照以下格式):
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基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广西农耕地分类算法研究,2024/01-2027/12,50万元,主持。

2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,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分形计算的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,2019/01-2022/12,38万元,主持。

3.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,基于凌波函数和分形理论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信息提取与对比分析,2017/09-2020/09,主持。

代表性论文:(请按照以下格式)

1.Yang L, et al. (2022) Multi-Scale Spatial-Spectral Fusion Based on Multi-Input Fusion Calculation and Coordinate Attent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. Pattern Recognition (SCI一区TOP, IF: 7.74), 122: 108348

2.Yang H, Yang L*, Wu T, et al. (2025) MFD-YOLO: A fast and lightweight model for strawberry growth state detection.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(SCI一区, IF: 7.7), 234: 110177

3.Wang Y, Yang L*, Wu T X, et al. (2025) Spatial-Spectral Fusion BiFormer: A Novel Dynamic Routing Approach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.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(SCI 一区TOP, IF: 7.5), 63:1-15

4.Sun P, Yang L*, Yang H, et al. (2025) DSWMamba: A deep feature fusion mamba network for dete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distress.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(SCI一区TOP, IF: 7.4), 469: 140393

5.Wang J, Yang L*, et al. (2025) A Data-guided Curriculum Towards Low-resourc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.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(SCI一区, IF: 8.5).

审定品种(权):(请按照以下格式)

科研奖励:(请按照以下格式)




上一条:邓羽松

下一条:黄育敏

关闭

顶部